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:加氣混凝土塊砌筑的要點有哪些呢?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1-11
加氣混凝土塊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十分廣泛,加強對砌筑質(zhì)量的施工控制,可規(guī)避常見質(zhì)量通病,提高整個工程的完成質(zhì)量。
加氣混凝土塊砌筑要求
(1)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砌筑,須嚴格遵守國家標準《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(zhì)量驗收規(guī)范》GB50203—2011技術指標要求。
(2)合理安排好工期,不可盲目趕工,應盡量避免在常年雨季期間砌筑。
(3)砌筑砂漿宜選用粘結性能良好的專用砂漿,強度等級應不小于M5砂漿,應具有良好的保水性,可在砂漿中摻入無機或有機塑化劑,若條件允許應使用專用的加氣混凝土砌筑砂漿或干粉砂漿。
(4)為消除主體結構和圍護墻體間因溫度變化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產(chǎn)生的收縮裂縫,砌塊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與墻柱相接處須留拉結筋,豎向間距為500~600mm,根據(jù)所選用產(chǎn)品的高度規(guī)格決定壓埋266鋼筋,兩端伸入墻體長度不小于800mm,每砌筑1.5m高時應采用266通長鋼筋拉結以防止收縮拉裂墻體。
(5)在跨度或高度較大的墻中設置構造梁柱。墻體長度超過5m時可在中間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,墻體高度超過3m,厚度不大于120mm或高度超過4m,厚度不小于180mm時,可在墻高中腰處增設鋼筋混凝土腰梁。
(6)窗臺與窗間墻交接處是應力集中部位,易受砌體收縮影響產(chǎn)生裂縫,宜在窗臺處設置鋼筋混凝土現(xiàn)澆帶以抵抗變形;門窗洞口上部的邊角處也易發(fā)生裂縫和空鼓,宜用圈梁取代過梁。
(7)加氣混凝土外墻墻面水平方向的凹凸部位,如線腳、雨罩、出檐、窗臺等應做泛水和滴水以避免積水。
(8)砌筑前按砌塊尺寸計算好皮數(shù)和排數(shù),檢查并修正補齊拉結鋼筋。可在墻根部預先澆筑一定高度與墻體同厚的素混凝土,目前常用的作法是砌兩皮紅磚使*上一皮留出約20mm高的空隙,以便采用與原砌塊同種材質(zhì)的實心輔助小砌塊斜砌擠緊頂牢。
(9)因不同干密度和強度等級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性能指標不同,所以不同干密度和強度等級加氣混凝土砌塊不應混砌,加氣混凝土砌塊也不應與其他磚、砌塊混砌。
(10)嚴格控制好加氣混凝土砌塊上墻砌筑時的含水率。按有關規(guī)范規(guī)程規(guī)定,加混凝土砌塊施工時的含水率宜小于15%,對于粉煤灰加氣混凝土制品宜小于20%。加氣混凝土的干燥收縮規(guī)律表明,含水率在10~30%的收縮值比較小,一般在0.02~0.1mm/m。根據(jù)經(jīng)驗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,施工時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含水率控制在10~15%比較適宜,砌塊含水深度以表層8~10mm為宜。通常情況下在砌筑前24h澆水,澆水量應根據(jù)施工當時的季節(jié)和干濕溫度情況決定,禁止直接使用飽含雨水或澆水過量的砌塊。
(11)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.4m以內(nèi),春季施工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.2m以內(nèi),下雨天停止砌筑。砌筑至梁底約200mm左右處應靜停7d后待砌體變形穩(wěn)定后再用同種材質(zhì)的實心輔助小砌塊斜砌擠緊頂牢。
(12)砌筑時灰縫要做到橫平豎直,上下層十字錯縫,轉角處應相互咬槎,砂漿要飽滿,水平灰縫不大于15mm,垂直灰縫不大于20mm,砂漿飽滿度要求在90%以上,垂直縫宜用內(nèi)外臨時夾板灌縫,砌筑后應立即用原砂漿內(nèi)外勾灰縫,以保證砂漿的飽滿度。
(13)墻體的施工縫處須砌成斜槎,斜槎長度應不小于高度的2/3。
(14)墻體砌筑后應做好防雨遮蓋,避免雨水直接沖淋墻面,外墻向陽面的墻體也要做好遮陽處理,避免高溫使砂漿中水分揮發(fā)過快,必要時應適當用噴霧器噴水養(yǎng)護。
(15)在加氣混凝土塊砌塊墻身與混凝土梁、柱、剪力墻交接處及門窗洞邊框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處和陰角處釘掛10mm110mm網(wǎng)眼大小的鋼絲網(wǎng),每邊寬200mm,網(wǎng)材搭接應平整、連接牢固,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。
(16)在墻面上鑿槽敷管時應使用專用工具,不得用斧或瓦刀任意砍鑿,管道表面應低于墻面4~5mm,并將管道與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墻體卡牢,不得有松動、反彈現(xiàn)象,然后澆水濕潤,填嵌強度等同砌筑所用砂漿與墻面補平,并沿管道敷設方向鋪10mm110mm鋼絲網(wǎng),寬度應跨過槽口,每邊不小于50mm,繃緊釘牢。
(17)加氣混凝土塊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頂頭磚砌體施工時,頂頭磚須在墻體砌好后7d方可砌頂頭磚,頂頭磚必須砌成斜角,角度為45~60。頂頭磚應根據(jù)墻體*后一皮磚與梁板間的距離預制(留設高度為170~190mm)。頂頭磚用技術交底要求的灰砂磚進行砌筑。
加氣混凝土塊砌筑要求
(1)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砌筑,須嚴格遵守國家標準《砌體結構工程施工質(zhì)量驗收規(guī)范》GB50203—2011技術指標要求。
(2)合理安排好工期,不可盲目趕工,應盡量避免在常年雨季期間砌筑。
(3)砌筑砂漿宜選用粘結性能良好的專用砂漿,強度等級應不小于M5砂漿,應具有良好的保水性,可在砂漿中摻入無機或有機塑化劑,若條件允許應使用專用的加氣混凝土砌筑砂漿或干粉砂漿。
(4)為消除主體結構和圍護墻體間因溫度變化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產(chǎn)生的收縮裂縫,砌塊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與墻柱相接處須留拉結筋,豎向間距為500~600mm,根據(jù)所選用產(chǎn)品的高度規(guī)格決定壓埋266鋼筋,兩端伸入墻體長度不小于800mm,每砌筑1.5m高時應采用266通長鋼筋拉結以防止收縮拉裂墻體。
(5)在跨度或高度較大的墻中設置構造梁柱。墻體長度超過5m時可在中間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,墻體高度超過3m,厚度不大于120mm或高度超過4m,厚度不小于180mm時,可在墻高中腰處增設鋼筋混凝土腰梁。
(6)窗臺與窗間墻交接處是應力集中部位,易受砌體收縮影響產(chǎn)生裂縫,宜在窗臺處設置鋼筋混凝土現(xiàn)澆帶以抵抗變形;門窗洞口上部的邊角處也易發(fā)生裂縫和空鼓,宜用圈梁取代過梁。
(7)加氣混凝土外墻墻面水平方向的凹凸部位,如線腳、雨罩、出檐、窗臺等應做泛水和滴水以避免積水。
(8)砌筑前按砌塊尺寸計算好皮數(shù)和排數(shù),檢查并修正補齊拉結鋼筋。可在墻根部預先澆筑一定高度與墻體同厚的素混凝土,目前常用的作法是砌兩皮紅磚使*上一皮留出約20mm高的空隙,以便采用與原砌塊同種材質(zhì)的實心輔助小砌塊斜砌擠緊頂牢。
(9)因不同干密度和強度等級加氣混凝土砌塊的性能指標不同,所以不同干密度和強度等級加氣混凝土砌塊不應混砌,加氣混凝土砌塊也不應與其他磚、砌塊混砌。
(10)嚴格控制好加氣混凝土砌塊上墻砌筑時的含水率。按有關規(guī)范規(guī)程規(guī)定,加混凝土砌塊施工時的含水率宜小于15%,對于粉煤灰加氣混凝土制品宜小于20%。加氣混凝土的干燥收縮規(guī)律表明,含水率在10~30%的收縮值比較小,一般在0.02~0.1mm/m。根據(jù)經(jīng)驗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,施工時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含水率控制在10~15%比較適宜,砌塊含水深度以表層8~10mm為宜。通常情況下在砌筑前24h澆水,澆水量應根據(jù)施工當時的季節(jié)和干濕溫度情況決定,禁止直接使用飽含雨水或澆水過量的砌塊。
(11)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.4m以內(nèi),春季施工每日砌筑高度控制在1.2m以內(nèi),下雨天停止砌筑。砌筑至梁底約200mm左右處應靜停7d后待砌體變形穩(wěn)定后再用同種材質(zhì)的實心輔助小砌塊斜砌擠緊頂牢。
(12)砌筑時灰縫要做到橫平豎直,上下層十字錯縫,轉角處應相互咬槎,砂漿要飽滿,水平灰縫不大于15mm,垂直灰縫不大于20mm,砂漿飽滿度要求在90%以上,垂直縫宜用內(nèi)外臨時夾板灌縫,砌筑后應立即用原砂漿內(nèi)外勾灰縫,以保證砂漿的飽滿度。
(13)墻體的施工縫處須砌成斜槎,斜槎長度應不小于高度的2/3。
(14)墻體砌筑后應做好防雨遮蓋,避免雨水直接沖淋墻面,外墻向陽面的墻體也要做好遮陽處理,避免高溫使砂漿中水分揮發(fā)過快,必要時應適當用噴霧器噴水養(yǎng)護。
(15)在加氣混凝土塊砌塊墻身與混凝土梁、柱、剪力墻交接處及門窗洞邊框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處和陰角處釘掛10mm110mm網(wǎng)眼大小的鋼絲網(wǎng),每邊寬200mm,網(wǎng)材搭接應平整、連接牢固,搭接長度不小于100mm。
(16)在墻面上鑿槽敷管時應使用專用工具,不得用斧或瓦刀任意砍鑿,管道表面應低于墻面4~5mm,并將管道與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墻體卡牢,不得有松動、反彈現(xiàn)象,然后澆水濕潤,填嵌強度等同砌筑所用砂漿與墻面補平,并沿管道敷設方向鋪10mm110mm鋼絲網(wǎng),寬度應跨過槽口,每邊不小于50mm,繃緊釘牢。
(17)加氣混凝土塊揚州加氣混凝土板材頂頭磚砌體施工時,頂頭磚須在墻體砌好后7d方可砌頂頭磚,頂頭磚必須砌成斜角,角度為45~60。頂頭磚應根據(jù)墻體*后一皮磚與梁板間的距離預制(留設高度為170~190mm)。頂頭磚用技術交底要求的灰砂磚進行砌筑。